十八届四中全会今开幕 五大看点备受关注

2014年10月20日12:04  齐鲁晚报 收藏本文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4天会期的核心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描绘法治中国新图景。

  据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中,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本报记者盘点其中五大看点,梳理本次全会如何通过完善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本报记者 高扩

  会期“最晚”,细绘法治中国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从十一届到十七届,中共一共召开了七次四中全会,召开日期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除十三届四中全会因特定的历史背景在6月份召开,其他六次都在9月中下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打破这一规律,选在10月中下旬召开,堪称改革开放后“最晚”四中全会。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认为,除非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四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不必过度解读。按照以往惯例,由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做报告,总结一年来全面工作,梳理下一步工作思路。

  但也有专家指出,此次全会并非是简单的顺延或改期,而从侧面折射出,依法治国牵涉面广泛,复杂敏感问题多,需要更充分地征求意见及修改完善。

  梳理1994年以来的四次四中全会,每次都会通过涉及“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成为会议的核心议程。从十四届到十七届的核心议程,三次是有关党的建设,一次是有关国企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核心议题,专家认为这在情理之中。去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是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有望绘制“法治中国”路线图,将依法治国具体化、路径化。

  依法治国主题关乎改革全局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稳步实施,但我国正处于利益多元交织的局面中,全面改革不可避免受到固化利益阶层的抵制。过去一年,尽管中央通过强力反腐以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取得一定成果,但改革下一步怎么走,会否激化矛盾,这是一个重大问题。

  竹立家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就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目前这个局面,只有依法治国、法治中国才能为全面改革保驾护航。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紧扣三中全会政治领域改革的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保护改革成果的重要一环。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这是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尤为强调的一点。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重申:“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负责人事后也表示,今后立法将对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党中央有了政治决策之后,要先立法后推行,确保一切改革举措都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不允许再存在法治轨道之外的改革试点。

  过去的立法模式,通常是先试点,总结经验之后上升为法律,立法是为了总结和巩固改革经验。但这种模式将成为历史。即便是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先有法。

  司法改革去行政化,核心是独立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改革总目标,如何将之具体化是重中之重,最近已启动试点的司法改革备受关注。

  “司法体制改革预计主要包括司法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官职业化、司法公开等几大方面。”竹立家认为。关于司法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以及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人财物统一管理,无疑是司法体制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实行统一管理,从立法层面和制度上真正解决司法地方化的问题,将法官任免、人员编制、人事管理提高到省一级统管,经费保障纳入省级和国家财政预算,将有效避免地方保护,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运行。

  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四五改革纲要”。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成为法官们最为关注的一项内容。目前上海的试点法院就已经开始试行员额制改革,控制法官的人数,建立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选任、晋升、考评制度,通过法官专业化为法官制度改革提供新路径。

  “依纪反腐”转向“依法反腐”

  除了司法体制的改革,党的执政方式以及党内纪检制度的改革也成为四中全会的新期待。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表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思维不彰、法治能力不足,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大制约因素。刘山鹰也认为,依法治国不能忽视党的执政行为和政府的执政行为,从不善法治、不会法治、不敢法治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四中全会定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目前,依法行政的氛围越来越浓,政府简政放权、主动瘦身,公布“权力清单”,划清权力边界。刘山鹰表示,十八大以来,依法行政已有长足进步,政府放权力度还要更大。

  十八大以来掀起的反腐风暴已经成为本届中央的一张靓丽名片。但如何逃脱运动式反腐的泥沼,全面奏响制度反腐,也值得关注。

  竹立家说,“法治反腐”才是反腐治本的根本出路,不依法限权、依法问责、依法治贪,前期成果很难获得制度保障,“运动式反腐”只能带来旧病复发,甚至报复性反弹。因此,此次四中全会中,如何实现“依纪反腐”向“依法反腐”的根本转变也成为应有之义。

  七名高官将被移出“中委”

  按照惯例,十八届四中全会还将听取审议中央纪委对落马的中央委员及中央候补委员的审查报告并作出处分决定。

  十八大以来7名现任中央委员会成员被查,包括2名中央委员: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5名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中石油集团原副总经理王永春、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太原市委原书记陈川平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阳。

  中央候补委员是以得票多少排序,中央委员出缺,依次递补。目前在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建堂,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作安排在第一、二位。

  根据《党章》规定,对中央委员会成员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决定;特殊情况下,可先由中央政治局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目前,蒋洁敏、李东生、李春城、王永春、万庆良均已被通报开除党籍。

  此外,关于周永康和徐才厚案,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回应,也将成为会议的一大看点。

 

(原标题:“于法有据”将贯穿改革始终)

(编辑:SN117)

文章关键词: 十八届四中全会 依法治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中全会独家交互策划:让阳光照耀每个人
  • 体育国务院:足球发展滞后 大力推广校园足球
  • 娱乐张柏芝被曝搭新欢陈冠希牵线 经纪人否认
  • 财经北大前校长:转基因争议阻碍产品造福于民
  • 科技上海禁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
  • 博客红烛:曹操儿子曹丕是好皇帝还是暴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博士后教高中是否大材小用 国考最热职位